鼻子不通气?妙招来啦!(附点穴治疗方案)
最近有“抵抗力差”的朋友在后台问诊,认为自己抵抗力差,容易感冒,可经过沟通辨证,发现其实并非感冒,而可能是慢性鼻炎!
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慢性鼻炎的特点,帮助大家判断自己究竟是感冒还是鼻炎。
首先,慢性鼻炎的鼻塞特点有两个:间歇性、交替性。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个困扰,一犯起来,鼻塞导致呼吸困难,行走坐卧都不顺畅。
间歇性的鼻塞是白天、夏季、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交替性鼻塞则是在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 气较好,当转向另一侧卧位时,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鼻塞。
其次,慢性鼻炎也会流涕,这也是为何有些人误认为是感冒,而非鼻炎。但慢性鼻炎多为半透明的黏液性鼻涕,感冒患者的鼻涕或发白、或发黄,黏稠度也更高。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如果有继发感染,鼻涕可有脓涕的现象。鼻涕可向后经后鼻孔流入咽喉部,引起咽喉不适、多“痰"及咳嗽等症状。需要特别注意,如果病患年龄较小,小儿患者由于鼻涕长期刺激鼻前庭及上唇,可出现鼻前庭炎及湿疹,而普通感冒是不会引发湿疹的。
第三,由于鼻塞,可有间断嗅觉减退、头痛不适及说话时鼻音等情况出现。普通感冒患者会觉得味觉减退,而嗅觉如常。
第四,慢性鼻炎其主要特点是炎症持续三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间歇期亦不能恢复正常。而普通感冒通常恢复周期在一周到两周,即可有明显好转。慢性鼻炎往往无明确的致病微生物,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或增厚等障碍,不会像感冒出现周身无力、胃寒怕风等等情况。
但吹风的确会加重慢性鼻炎,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医上讲,肺开窍于鼻,鼻涕是“痰”证的表现,当肺气虚弱,且有寒气侵袭不散,肺的宣发功能不足,就容易驻留痰湿。因此,慢性鼻炎往往是反复感冒,并使用了大量的寒性药物,例如抗生素类药物之后造成或者诱发的。
所以在治疗和日常保养方面,需要注意扶阳、驱寒,锻炼肺功能。
每天进行35-40分钟的有氧运动,跳绳、跑步、扩胸运动等,让自己的运动心率保持在110-150次/分钟,都对于肺部的功能提升很有好处。如果无法做到坚持锻炼,那么本文为大家提供一组专门治疗慢性鼻炎的穴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按摩调理,持之以恒,必能有很好的效果。
四时养生,饮食丰富,在饮食之外,用道医合乎天时、顺时而为的思路,配出组合的穴位方案,达到自我调养脾胃,治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
1、穴位:迎香、风池、风门、外关、木穴、灵谷、大白。
2、自由搭配,每次选取穴位3-4个。
3、调理时间:每天空闲时即可,每次30-45分钟
4、操作手法:用点穴工具(无专业工具,可以用筷子、笔等代替)或者手指远端指腹,点按穴位,每个穴位300-500次。
初点穴时,可能有酸、痛、胀的感觉,点按一段时间后,穴位刺激感会减弱,局部皮肤可能发红发热,鼻塞会得到大幅缓解。
因为慢性鼻炎往往是久病之症,因此在点穴按摩时,也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脸部和手部的穴位可以快速缓解鼻塞,持久按摩,还能刺激肺气运转,令身体逐渐恢复健康。
穴位之妙,妙在无毒,比起入口之药,用这种自愈的方式,更加能够激发人的活力。诚意推荐,诸君可收藏此文,备以不时之需。
欢迎关注,为您提供更多治疗方案,期期精彩。
返回列表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唉声叹气影响运气?疏肝解郁了解一下
唉声叹气影响运气?疏肝解郁了解一下在面临压力、悲伤、沮丧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叹气。有一种说法,唉声叹气影响运气,甚至还有人说“一叹穷三年”,有道理吗?经常唉声叹气,反映出一种相对消极的心态,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生活状态,以及面对问题时的看法和选
-
道医健康学堂:春季养肝护眼正当时
随着清明节气已过,春天的氛围已越来越浓,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青草吐翠,树木染绿,鲜花盛开,气温的回升也使人感觉到温暖,而就在这本应让人心情舒畅的季节中,却有不少人面临着眼部的疾病,如眼睛干涩、红肿胀痛、异物感、迎风流泪等,春季似乎成为了各类
-
夏至一阴生,当饮姜茶,切勿做这三件事!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淥水穴,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唐朝元稹《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一诗,言明了夏至的气候。夏至节气十五天,每五日一候,有三候,分别是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鹿角脱落,蝉蜕上树
-
以花养人——“百花之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我国特有花卉,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陵中。自南北朝起牡丹已经开始被人工栽培作为观赏花卉。牡丹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牡丹的根、花均可入药,是不折不扣的“养生花”。牡
-
道医教你四时养生——秋养肺
立秋,标志着炎热的天气即将过去,秋天已经来临。《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秋季养生保健对于调节身体状态,积蓄能量做好过冬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秋季养生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个方面呢?关于这个问题,
-
“三高”人群夏季养生有讲究
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人群,做好夏季保健,对安度盛夏尤为重要。冷食不过贪。过食生冷食物容易湿邪困脾,伤及胃阳,亦能阻碍阳气的外达。湿邪困脾会出现倦怠乏力、四肢发凉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