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六不治”,不是所有的病人,医生都能治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其适用范围,也都有其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治愈。而且很多情况下,治病不是只靠医生一方的努力,还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但是总有一些情况下,由于病人的原因,导致疾病很难被治愈,《史记》中就记载了六种情形,这就是中医说的“六不治”。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篇医家传记,其中的“六不治”是:“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一、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扁鹊见蔡桓公的时候,蔡桓公就是典型的骄恣不论于理。就是说不讲道理。扁鹊看他有病了,他就误解扁鹊,说扁鹊无非想谋利,把没有病的人看好当做自己的功劳。那么在现实生活当中还真的会有一些病人,医生跟他讲道理,他就是不听。医生让他怎么做他就偏偏不怎么做。这种病人就是神医扁鹊在世,也是救不了的。
二、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治病通常都要吃药,药费总是要出的。而且医生给人治疗疾病,总要收取一定的诊费。如果患者过于看重金钱,宁可生病也不舍得花钱看病,把钱财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更喜欢与医生讨价还价,那就很难治了。轻身重财还有一种表现,就是为了赚钱不顾及自己的身体,美其名曰忙事业。比如说40岁之前拼命赚钱,40岁以后用钱买命。真等到40岁之后一身病了,也不见得能买来这条命了。
三、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
衣食不能适就是说如果生活没有规律,饮食无节制,那就很难治。因为良药可以治疗疾病,但无法治疗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现在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
如果病人已经阴阳错乱,五脏六腑已经衰竭了,那么就不要勉强治疗了,生死有命,这种人已经病入膏肓,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执意去治疗也于事无补,很可能导致医患纠纷。
五、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形羸就是身体很差的意思,身体差到连药都已经不能服了。这就是病已经到了很深的层面,就很难治了。人人都知道中医讲究治未病,就是在病情刚刚发现的时候,就及时治疗,一旦小病拖成了大病,就算是仲景、华佗在世,恐怕也无能为力了。
六、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生了病,首先一定要到正规的中医、西医院治疗,要接受有行医资质的医生诊治,如果总是想着找巫婆神汉,那就很容易延误病情,耽误治疗。
其实很多病人或多或少都有“六不治”中的某一条,或某一条的其中一方面,治病毕竟是要医患双方互相配合的,不但医生要努力精研医术,患者更要积极配合,如果患者不懂得检讨和改进自己的错误,仅仅只是依靠医生,也是没有办法治好疾病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明代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辉煌
道教自汉朝祖天师创教之后,历经唐、宋、元朝千余年发展始终兴盛不衰,及至明朝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说到明朝时道教的昌盛,就必须提到萨祖与王灵官信仰。而推动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就是著名道士周思得。周思得,浙江钱塘人,字养真,一字素庵野人,生于元至正
-
内炼成丹,外用为法|雷法为什么是道士的大招?
凡提起道士的法术,往往要谈“雷法”,在很多书籍、影视作品、游戏中常常将雷法列为“终极大招”。一些信士也会问“现在的道士还修炼雷法吗?”究竟雷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成为道教高阶法术的招牌呢?雷法兴起于北宋,创始者为守坚天师的三位师父:三十代天师
-
调用神明能量的祝由术,治疗后也会复发吗?
祝由术,既与道教法术息息相关,也是一种传统医学流派,又称祝由医学。《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运用“祝由”治病的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人曾非常重视祝由医学,类似于现代医院设立科室,古代太医也分科,祝由就曾列入其中
-
什么是“宝诰”,道士为何要持诵?
道教有一种特定文体,其平仄韵律十分严谨,文字隐晦、精炼,多以歌咏形式赞颂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并且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这便是——宝诰宝诰的起源与形成宝诰,“宝”为通天至宝,“诰”是一种文体。“诰”起源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文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
-
萨祖:天人相应,雷法通玄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以雷法著称于世,飞升后职任先天雷部大尚书,掌管经书。祖师感念世人修行不易,作《雷说》、《续风云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指点迷津。在萨祖著作中十分强调天人相应,认为这是修行的根本目的。而达成天人相应,则需要以后天入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业余时间学中医,能学会吗?大名医徐灵胎给人的启示
很多现代人,对中医感兴趣,想学习中医,但是又有疑惑,自己不是专业医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能学会吗?能真的用中医治病吗?其实历代中医很多大家,都是业余的医生,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兼职学中医,最终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汤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