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坚持道家修行的人会越来越顺?
有很多道家修行的师兄都在反馈,自打坚持修行以来,家庭事业健康等各个方面都越来越顺利,真是让人心生欢喜。可不禁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坚持修行的人会越来越顺利么?难道不是像小说影视剧里面描述的那样,要经历种种磨难方可得道?
其实还真不是那样。为何坚持修行会越来越顺利,下面浅述原因如下:
首先修行先修心,心已变,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变。其次,修行修的是言行举止。当言行举止已变,外界施加的影响自然改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修行修的是积福累德,发善心行善举。当功德积累到一定量之后,自然会量变产生质变,福报自然就有了。
其实,任何修行都是从心开始。只有当自己的内心有所触动,有所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会有所改变。心态平和了以后,可能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心态角度下,自己主观的感受自然就不同,那么随之产生的反应和行为也不同。心境更为平和时,那么对于外界的种种事情,也能用平和的心境泰然处之了。
修心不仅会让心境平和,更会让内心坚定。有了修行作为目标,不容易被周遭人或事影响,造成内心焦虑或者摇摆不定,反倒是变得更加坚定和从容。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修行,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
尤其是我们道家修行之人,不管哪个门派都讲求积功累德。作为道家修行的弟子,只要秉承师门要求,那就发自内心的去做些济世利民之事,自然功德也就慢慢累积起来。
所以,不论是从内心的感受来说,还是从外在的种种现实角度来说,好好坚持修行的弟子在各个方面确实会越来越顺。
可能还有人会问,难道修行的路上不会有挫折和磨难么?
答案的确是会有!
这世间没有什么事情很轻松就能做成的。就算不是修行,难道追求其他事情,就是一帆风顺,不会有坎坷和磨难么。追求学业、事业、爱情甚至搞科研、做学问等等,世间事情只要是想追求达到一定的高度,都会遇到挫折。
如果只是单纯和狭隘地认为,这个就是不顺,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修心还没有修好。
尤其是在红尘中进行道家修行的弟子,尤其要注意把修行生活化。有关心性和德行的修炼一定要融入日常的生活中。只有谨遵师门要求,踏踏实实地修行,那么从俗世的角度看,修行者的各个方面都会较之以前变得顺利。反之如果修行修得六亲不睦、离群索居、被人敬而远之当成异类,那可能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该调整调整。
《仙经》曾云:“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修心,修的是什么心呢?初入道家修行的弟子应该明白,修的是谦逊之心、诚善之心,以及在俗世生活中的包容随和之心和乐于助人之心。最终通过修行将凡心转为道心。
有道是:境随心转。心一变,看待万事万物的角度即刻随之改变。只要在积功累德利世济民的修行正途上,纵有小坎坷小波折,也会甘之如饴、泰然处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道士要注重持守戒律
道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承载中华厚重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形成了完备的戒律体系,为世人周知的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
-
祝由医学跟心理疗法是一回事吗?
随着天师府祝由医学在社会上的普传,越来越多的人对神秘的祝由术产生了深厚兴趣。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养生爱好者而言,祝由术在调理治疗疾病、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等方面,有着显著独到的疗效,是不可多得的医学技法;对于道教信徒、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祝由是
-
拜了师,学了法,却不怎么灵验?萨祖早就解释过了
对道教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道法,必须有师传。很多人拜了师,跟师父学了法,却发现不怎么灵验,这是什么原因?萨祖的《雷说》和《续风雨雷电说》中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法有真伪《雷说》开篇便言:“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杳冥恍惚,虚
-
入道修行为什么要发愿、行愿?
道教师父收徒传法时,往往会令弟子先发愿盟誓,向天地祖师做出保证和约定,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践行,尤其是萨天师一脉,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萨祖深知求道之艰,将谆谆教诲著成《雷说》,无所保留地详述了修行精髓,为后世弟子指玄示要。下文从《雷说》与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让人回味无穷的四首道教诗词
道教是源自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由东汉张道陵天师所创,道教文化包罗万象,不仅有斋醮科仪、丹道等道法,也包含了传统的哲学、科学、医药学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比如道教的诗词就描写了道教的生活,或是借助道教神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
-
浅说正邪两赋论和元气论的关系
正邪两赋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元气论上的理论观点。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的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气论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所谓的"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
-
如何解决焦虑症,道家思想来帮忙
现代人在充分享受各种的便捷的同时,也得了现代人才会有的病,如同硬币的两面。焦虑症,也是现代人普遍都有的病,只是或轻或重程度不同而已。对焦虑症的定义: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体验的病症。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