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和发愿有何区别——浅述发愿在修行中的作用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相信许多信众和修行弟子都会进道观敬香祈福,祈求来年继续得到神明护佑。通常一家香火鼎盛的道观,在信众的心中最高评价就是:很灵验!向神明烧香禀明的心愿,最后都应验了,那么事后来酬神谢恩也是兑现了当初许愿时的诺言。
道观许愿虽然多有灵验,但相信还是有很多人都不了解许愿和发愿有什么不同。两者看起来都差不多,都是向神明禀告自己内心的愿望嘛。来,我们举几个例子,细细体会一下:
许愿:
请神仙一定保佑我儿考上清北啊,如果真的金榜题名,往后三年都来烧高香谢恩。
请财神爷一定要保佑我做成这单大生意啊。如果做成,我愿捐百万,帮助重修道观、重塑金身。
请神仙一定保佑我家人的疾病早日康复啊,如有应验恢复健康,我愿意从此以后每逢初一十五吃素、放生。从此传颂您的功德。
发愿:
神明在上,我忏悔,遭此劫难完全是贪心不足咎由自取。在此发愿每日诵经、多行善事,特此禀告。
祖师在上,弟子私心杂念太多,发愿每日抄写《清静经》十遍,以增进功德。
袁了凡发愿:做功过格,完成三千件善事。
王灵官发愿:后世若有修行之人,学道之士,他有三分修持,我有七分感应,他有十分修持,吾便随时照临。
以上许愿和发愿,看出区别没有?
1、前者利己,后者利他。许愿多以私利为主,多是向外索求,请求神明帮助,应验以后再来表达感谢。而发愿则不会以结果为导向,而是向内求,注重“求”的过程,重点在于自己的行动,向神明承诺的是自己应该做到哪些事情。
2、许愿多以日常生活目标为主,如为名利、官职、学业,亦或为健康、长寿、婚姻家庭和子嗣等等事情来祈求神明的帮助。发愿多以修行目标为主,可以是修行阶段性的目标,也可以是立下毕生的修行宏愿。
作为道家的修行弟子,该如何发愿呢?
以作者尚不成熟的修行浅见来看,修行弟子在祖师神明座下发愿,应该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不发满是空话大话、做不到的愿。不发利己之愿。
2、发与国家倡导的和谐社会主旨相契合,与祖师神明的弘道意愿相符合之愿。
3、发与自身心意、切实能力相契合之愿。
4、根据修行的不同阶段,可以发阶段性的愿,也可以发毕生之宏愿。
所以,发愿应该出自修行者自己的内心,而且是有动力有意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能够持之以恒做下去的事情。
发愿在修行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首先,发愿是修行的基础,也可以成为修行的目标。所以,有了发愿,才能更好的促进修行。
第二,发愿是起源于修行的初心,有了发愿,可以帮助修行弟子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定下的修行之路。不然,修行成道之路万万千,今天走这条,明天看着那条也不错,大后天又觉得还有更好的……如此这般,猴子捞月终无所获。
第三,向祖师神明禀告自己的发愿,更容易获得祖师神明力量的加持。可以使得自己修行获得更多助益。
综上所述,发愿其实也是为了帮助修行弟子辨明本心。不然糊里糊涂也不知道修的是什么。发愿就是在茫茫大道中,给自己树了个标杆、拿了个指南针,让自己的修行有方向。而且,发愿也是得道的前提。纵观道家历代先贤,都是发下大愿以后,身体力行来证道,最后终得道果。张道陵祖师如此、萨守坚祖师如此、葛洪祖师如此、许逊祖师如此、还有后世熟知的王灵官也是如此……只有把个人修行之愿与更多民众福祉相结合,其愿力才会越大。
最后需要说的是,发愿不是拿着大喇叭到处去刻意宣扬,而是深埋在心里,一点一滴去做。自己内心所思所想所得,禀明祖师、师父即可。“圣人行不言之教”,身为道家弟子要用心用行动去逐步向祖师、与师父靠拢,用持之以恒的行动来实证自己的修行之道、济世利民积功累德之道。
综上所述,作为道家弟子,一定要明白发愿的重要性。用发愿的方式来激励我们踏踏实实走好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明代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辉煌
道教自汉朝祖天师创教之后,历经唐、宋、元朝千余年发展始终兴盛不衰,及至明朝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说到明朝时道教的昌盛,就必须提到萨祖与王灵官信仰。而推动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就是著名道士周思得。周思得,浙江钱塘人,字养真,一字素庵野人,生于元至正
-
内炼成丹,外用为法|雷法为什么是道士的大招?
凡提起道士的法术,往往要谈“雷法”,在很多书籍、影视作品、游戏中常常将雷法列为“终极大招”。一些信士也会问“现在的道士还修炼雷法吗?”究竟雷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成为道教高阶法术的招牌呢?雷法兴起于北宋,创始者为守坚天师的三位师父:三十代天师
-
调用神明能量的祝由术,治疗后也会复发吗?
祝由术,既与道教法术息息相关,也是一种传统医学流派,又称祝由医学。《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运用“祝由”治病的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人曾非常重视祝由医学,类似于现代医院设立科室,古代太医也分科,祝由就曾列入其中
-
什么是“宝诰”,道士为何要持诵?
道教有一种特定文体,其平仄韵律十分严谨,文字隐晦、精炼,多以歌咏形式赞颂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并且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这便是——宝诰宝诰的起源与形成宝诰,“宝”为通天至宝,“诰”是一种文体。“诰”起源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文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
-
萨祖:天人相应,雷法通玄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以雷法著称于世,飞升后职任先天雷部大尚书,掌管经书。祖师感念世人修行不易,作《雷说》、《续风云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指点迷津。在萨祖著作中十分强调天人相应,认为这是修行的根本目的。而达成天人相应,则需要以后天入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业余时间学中医,能学会吗?大名医徐灵胎给人的启示
很多现代人,对中医感兴趣,想学习中医,但是又有疑惑,自己不是专业医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能学会吗?能真的用中医治病吗?其实历代中医很多大家,都是业余的医生,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兼职学中医,最终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汤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