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之养阴
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夏渐渐落下,丰硕的秋天开始登场了。说起秋天,火红的高粱,金黄的稻谷,红绿相间的果实,乡间小路飘飞的落叶,无不是人们心目中美丽的风景。
秋风催熟了果实,让人们沉浸于丰收的喜悦。但它也带来了一股肃杀之气,能吹落树叶,吹黄路边的青草,让天地开始变得萧条。我们的身体也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一系列变化,如皮肤莫名的变得干燥紧绷,头发变得不再顺滑,甚至起了静电。嗓子容易发干、发痒。感冒、咳嗽、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变得平常。
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会在秋季里出现这些症状,都是秋燥伤阴的结果。
从自然规律来说,燥是秋天的主气,燥邪伤人,多是从口鼻入而犯肺所致。肺是上水之源,同时又是一个喜湿恶燥的脏器,比起其他四脏来说,它特别需要水湿的滋养和濡润,自然而然燥邪就成了肺脏的头号天敌。
肺是气的根本,为魂魄所居住之处。它能溶养体表的毫毛,充养皮肤。它与秋气相通,而秋燥又容易犯肺,稍不注意,肺阴就会损伤,时间长了,必然会引起身体总体的阴阳失衡。人体的五脏之间关系密切,肺阴一伤,肝阴、肾阴自然也就不能幸免。
如此在燥邪当道的秋天,大家要特别注意滋阴润燥。在这里我总结了一下,有四个问题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滋阴润燥,不宜过早。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立秋就是秋天的开始,但此时天气依然很炎热,且有些潮湿,身体也还没有完全从长夏的炎热潮湿中走出来。如果此时就大肆地进行滋阴润燥,反而会助湿生热,形成湿热,对于肺、肝、肾等脏腑都不利。一般来说,中秋以后,天气才会转凉,燥邪也才真正开始,所以滋阴润燥最好从中秋之后开始。
第二,要先吃一些滋阴润燥食物。
秋梨、石榴、莲藕、萝卜、银耳、百合、甘蔗、香蕉、芝麻、菠菜、木耳、鸡、鸭、蛋、豆浆、饴糖、冰糖、蜂蜜等是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也是除去秋燥的上选食物,每天适时的选择吃一些可以滋阴润燥又可以舒缓秋燥对肺乃至全身的伤害。其次要做的就是多喝水,而且每天要比在其他季节里多喝200到400mL。
第三,必要时用药来滋阴润燥。
如果秋燥反应强烈,比如出现了咽干、口渴、嗓子或者是鼻腔干燥、干痛等,那就有必要选择一些药材来进行滋阴润燥了。如具有滋阴清热、益气润燥功效的西洋参、麦冬、天冬、玉竹、生地黄、百合等。为了增强补益肾肺之气及养肝解毒的功能,还可以加入莲子、黄芪、人参、党参、白果、桑叶、桑白皮、三七、五味子、枸杞子等补益脾肾及养血解毒的药物来配伍或是交替服用。
第四,秋季是肺气最为旺盛季节。
因为肺属金,肝属木,金又克木,肺气太旺容易克制肝气,对肝功能造成伤害。所以秋季是与阳气生发的春季相反。它是一个收敛的季节。人体应该顺应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以此开始由体表向内收敛,抑制肺气,让它不至于太旺盛,减少对肝的伤害。夏季时的作息和运动规律应该做出相应改变,剧烈的运动,出大汗的活动尽量不要参加。少吃腥味食物,多吃酸味食物来制约肺气,补养肝气。
通过以上四点大家可以看出秋季主要的任务就是养阴、润燥。通过食疗、药疗等方式,并遵循不宜过早或少辛增酸的养生原则来落实。这样才能既养好了肺,又能保证肝、肾之阴不受到伤害。
有了上面四点的注意事项,再和大家分享最为简单的按摩和可口食补的方法。
按压液门穴。将手微握拳,掌心向下,在第四,第五指指尖缝纹端处即是液门穴。按压液门穴十秒钟后放开,稍停再压,持续一到三分钟,每日两到三次,有滋阴补肺,清热除燥的功效。
红薯炒乳瓜
红薯300g,乳瓜100g,香菜叶、葱段、蒜末、盐、鸡精各适量。
先将红薯,乳瓜洗净,切块儿。炒锅放油,烧到四成热。然后下入葱段儿,蒜末爆香,倒入红薯块儿炒至五成熟时,再放入乳瓜炒匀,加入适量清水,盐,鸡精,香菜,汤汁收干即可。
这道菜咸甜适口,可有效缓解皮肤骚痒、干燥、口干、大便秘结。
蜜枣核桃羹
蜜枣250g,核桃仁100g,适量白糖。
将蜜枣去核洗净,沥干水分,与核桃仁、白糖一起下锅,小火炖煮,待汤羹粘稠,核桃仁绵软,即可关火食用。
此甜汤能滋补肝肾、润肺生津、养血生发。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舌头放得好,妙处可不少(下篇)
上篇我们介绍了舌头的位置放不对,对人的外在容貌和健康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篇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下,如果舌头位置放好了,天长日久下来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一、舌顶上腭对于道家修行的好处从道家修行养生的角度来说,舌顶上腭是老祖宗自古就传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饮食是维系生命的必要因素,也是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甚至以前人们见面用“吃了没”打招呼。“吃”与每个人的性命息
-
首席补气要药——黄芪
最近有位朋友在用黄芪煮水喝,喝了几天遂来找小编询问,为什么喝了几天又是上火又是头晕失眠的,这黄芪不是补药么?黄芪确是补药,但补药也不是人人皆宜的,更不是随便吃随时补的。本文便带大家认识一下黄芪的正确用法。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区别黄芪在古时的本草
-
“二阳”来袭,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五一”假期过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二阳的讨论。据北京疾控公布的第19周 (5月8日-14日)的数据,新冠感染连续3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钟南山院士分析说,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将
-
道医带你识本草:是什么决定了一味药的属性?
有一天,仙人命令童子将山中能做药材的草木都采回来,童子空手而归,仙人问其原因,童子答曰:“满山皆药,无从采起。”在高明的医者眼中,宇宙万物皆可为药,也皆可不为药,全在于万物的属性是否对症。如对症下药,砒霜水银也能药到病除;如用药不当,人参灵
-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时令已经到了深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别有一番美景。秋天是个美丽浪漫的季节,但是秋天也是个干燥的季节。很多人一觉醒来都会感到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