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少数聪明人的宗教吗?
有一种说法:“道教是少数聪明人的宗教,信道需要文化素养、需要天赋,道教入门难所学繁杂,所以道教信的人少。”
嗣汉天师府道医研究院所开设的课程中也常有人咨询:“我以前从未学过医学、道学、法术,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和基础,更谈不上有学习的天赋,我能学会吗?”但通过学习后大家都发现之前的顾虑完全不需要担心,这是为什么呢?
一、神仙可学,人人皆有道性
道教的内容真的需要有天赋者才能学习?在这里首先说明,这种说法不是祖师爷的教导,更不是道教教义所提倡的。《清静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祖师爷之所以将闻道之人列上、中、下三士,为的是开方便之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修行的不同方式,上、中、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对待道的不同态度。
“道”是人人都可以信,探寻真理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做,无论是不是以道教的形式,都是在寻求自己的信仰。作为传道者,不能因为信仰人数的多寡而改变初心,这不是我们孤芳自赏,更不是自高自大的理由。作为学习者,我们需要躬行,更需要在实践中去领悟认知道是什么。无论一个人天生的才干如何,只要他愿意信道,用道来完善自己对自己就是大善。祖师爷眼里没有对人的分别之心,连飞禽走兽都可以修炼成仙,只有人才会有分别之心!
二、修道需要什么样的天赋?
每个人最初修道的动机都不一样,有的是家庭渊源,或曾得到过某种启示、或有过某种感应,或倾慕于道文化的魅力。《救苦经》云:“天尊说经教,引接于浮生”。这句话实际上言明了我们为何要修道。众生因为贪婪、痴愚、执着、嫉恨等等在各种痛苦和困难之中浮浮沉沉,故为“浮生”。天尊慈悲宣说经教,就是要帮助浮生们都能够明白痛苦的根源以及如何出离这个桎梏。
从这个角度来说,修道就是为了能够完善自己,在自顾之余帮助更多的人,给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喜悦,这就是“积累功德”。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修道需要什么天赋了。我们有机会修道,有缘分得到一门传承,有机会与神明结盟立约,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使者,多去帮助他人,利于自己修行。一开始需要的只是某个契机,之后需要的则是可靠的师父,更多的是改变自己的决心以及利益众生的热心,这就是修道需要的天赋。
三、心性和天赋到底哪个重要?
每个领域的杰出者都是靠着天赋和心性,缺一不可。天赋决定了发展高度,心性却决定了你究竟在这条路上可以走多远。因为心性可以在悟道过程中磨练出来,但是天赋只能是先天决定。绝大多数人天赋水平并不差别很多,天资聪颖只是起点、效率比其他人高出一点。拿天师府祝由课程来说,天赋好的人可以一点就透、咒语符讳记忆也比较容易,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依然需要完整进行九步仪程,想要积累功德也要勤行修习,解决他人病痛才可。可以说天赋的好坏不决定祝由术的使用效果,勤恳而努力不断向着祖师靠近,持续用所学道术治病救人者更能达到更大的成就。
有些人说信仰道教需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抽签解卦略懂略懂,做道士是技术活。或许大多数人不能明悟道教的“道”是什么,但道教就是弘扬大道的,我们需要把对大道的理解弘扬出去。所以不要担心自己的天赋、素养、既往经验会影响学习课程,大胆地去学道吧!
文字整理/华苏返回列表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道士要注重持守戒律
道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承载中华厚重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形成了完备的戒律体系,为世人周知的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
-
祝由医学跟心理疗法是一回事吗?
随着天师府祝由医学在社会上的普传,越来越多的人对神秘的祝由术产生了深厚兴趣。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养生爱好者而言,祝由术在调理治疗疾病、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等方面,有着显著独到的疗效,是不可多得的医学技法;对于道教信徒、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祝由是
-
拜了师,学了法,却不怎么灵验?萨祖早就解释过了
对道教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道法,必须有师传。很多人拜了师,跟师父学了法,却发现不怎么灵验,这是什么原因?萨祖的《雷说》和《续风雨雷电说》中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法有真伪《雷说》开篇便言:“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杳冥恍惚,虚
-
入道修行为什么要发愿、行愿?
道教师父收徒传法时,往往会令弟子先发愿盟誓,向天地祖师做出保证和约定,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践行,尤其是萨天师一脉,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萨祖深知求道之艰,将谆谆教诲著成《雷说》,无所保留地详述了修行精髓,为后世弟子指玄示要。下文从《雷说》与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让人回味无穷的四首道教诗词
道教是源自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由东汉张道陵天师所创,道教文化包罗万象,不仅有斋醮科仪、丹道等道法,也包含了传统的哲学、科学、医药学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比如道教的诗词就描写了道教的生活,或是借助道教神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
-
浅说正邪两赋论和元气论的关系
正邪两赋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元气论上的理论观点。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的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气论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所谓的"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
-
如何解决焦虑症,道家思想来帮忙
现代人在充分享受各种的便捷的同时,也得了现代人才会有的病,如同硬币的两面。焦虑症,也是现代人普遍都有的病,只是或轻或重程度不同而已。对焦虑症的定义: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体验的病症。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