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节日——中元节
中元节发源于道教,源自于三官大帝信仰。道教三官大帝,全称为:上元覃恩府上元一品九炁赐福天官曜灵元阳大帝紫微帝君总真应见天尊、中元覃宥府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平等应善天尊、下元通济宫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金灵洞阴大帝旸谷帝君法流远洽天尊,简称为天官、地官、水官。
据《历世神仙通鉴》记载,三官大帝是元始天尊从天地水处取三炁,合在三焦结成圣胎,于三元节而吐出三尊。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紫微大帝圣诞;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清虚大帝圣诞;十月十五下元节水官洞阴大帝圣诞。三官大帝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为下元解厄。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记载:“七月十五,地炁圆满。地官大帝主管三界十方九地,地炁主成,五岳八纮之类,会校录於庆生;九幽三府之流,愿关宣而赦罪。削愆尤於动植,得遂生成;施善利於飞潜,咸臻宁晏。故而,七月十五中元校录赦罪而泽被众生。”因为地官主管地府,所以中元节这天,地官将释放出地府全部鬼魂,并赦免或者减轻他们的罪愆,诸路鬼众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所以各地道观多在这一天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十方善信常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老爷赦免罪过,早升天界。
说到这里,我们就必须要谈谈道教经典之一的《三官经》,此经在道教界有着广泛影响,被誉为信众学道入门的必修之经。《三官经》认为,人之所以是受苦众生,是因为自身存有恶习,违背了公序良俗。当我们意识到这些,就要懂得忏悔改过。那么如何忏悔呢?《三官经》指出,只要皈依三元,发心诵经悔过,即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凡人想获得神明赦罪,首要的是纠正改过自己的言行。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是人类行为对错的考较者与记录者,《太上感应篇》曰:“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我们必须心存敬畏,知错就改。否则“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不但自酿苦果,还要连累无辜的后人!
作为修道之人,要想有所成就,除了奉道专一、勤习苦练以外,最重要就是持善心、做好人、行善事。《太上感应篇》曰:“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只有广结善缘、行善积德、济度群迷,我们的修行才会勇猛精进,获得更多的福报。
三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惟三圣人,乃一太极,晋受浩劫家之命,鼎膺无量品之褒,紫微清虚洞阴,总领功过,赐福赦罪解厄,普济存亡,道冠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
中元地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青灵洞阳,北都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岳八极四维。吐纳阴阳,核男女善恶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众生录籍祸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离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万罪。群生父母,存没沾恩,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灵青虚大帝,青灵帝君。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道教是少数聪明人的宗教吗?
有一种说法:“道教是少数聪明人的宗教,信道需要文化素养、需要天赋,道教入门难所学繁杂,所以道教信的人少。”嗣汉天师府道医研究院所开设的课程中也常有人咨询:“我以前从未学过医学、道学、法术,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和基础,更谈不上有学习的天赋,我能学
-
道家修炼之元炁,气功之元气
何谓“元炁”“元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宋钅开尹文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干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
-
以医弘道,以道传医 ——张陵天师济世利生往事
翻开中华史书长卷,看到东汉末年时期——也就是令诸葛武侯痛心疾首的那个时代——君庸民困,灾疾频仍。仅载于史料文献中的,较大规模的流行疫病,就达到了平均三年一次。时代呼唤着良医拯救黎民于疾苦,张仲景、华佗、董奉等医学巨擘应世而出,张陵、于吉等道
-
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治则”理论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同时也是中医论治思想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概念上,有些朋友会将治则与治法混淆,其实治则与治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治则是总纲,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相当于战略;治法是在一定治则的指导下,针对某个具体证候所制定的具体
-
浅述道家服饰——华美道袍
我们去道观烧香拜神或者参加道场法事时,经常见到法师们身着各色华美的道袍,不同的色彩、规制究竟有什么讲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道袍文化。一、道袍的起源道教产生之初,道衣曾以氅(鹙鸟羽毛)拈绒,然后编织而成,称鹤氅。其制法早见于汉武帝时方
-
漫话道教月亮信仰与中秋民俗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所以也称“八月节”、“八月半”;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围绕“月”进行的,又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
-
你知道自己几岁吗——如何计算虚岁
在全世界,或许只有中国人有两个年龄,一个周岁,一个虚岁。什么是虚岁?虚岁是中国传统的计龄方式,用于计算人出生后经历的年份次序。顾名思义,“虚”是虚假之意。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是一种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古代人以怀孕
-
正本清源弘大道,书成雷说度世人
雷法是道教诸多功法中的重要组成,道教典籍称其有呼召风雷、伏魔降妖、祈晴祷雨、止涝旱等神通。据史料记载,雷法起源于北宋,兴盛于南宋、金、元时期。自南宋开始,雷法声威赫赫、大行于世,由此逐步衍生出诸多门派,因为各家对雷法的理解运用不同,一时众说
-
从萨祖诗体悟道门戒律
萨天师又称萨真君,是中国道教信仰的尊神,也是公认赫赫有名的四大天师之一。萨天师以道法内炼、苦行修戒著称,不仅道教理论著述颇丰,也善于用诗文来表达自己对道法的理解和对后人的劝解。萨天师《戒律诗》云:道法于身不等闲,思量戒行彻心寒,千年铁树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