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天师科仪之铁罐施食
人们常常赞叹医生是救死扶伤的神圣职业,然而孙中山先生弃医从政、郭沫若先生弃医从文、罗大佑先生弃医从乐等弃医转行的例子屡见不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救身体是不够的,要救人的精神”。在道教也有一位祖师级的人物,从医入道、术以显医,成为玄门后学之模范,他就是萨守坚萨真人。
一、萨祖师与铁罐施食科仪
《萨祖铁罐施食》是一部以萨守坚祖师冠名的科书经籍,教内外许多研究道教的专家学者都很熟悉。据《萨祖铁罐施食》载,萨真君咒枣施药普度众生,更将铁罐加符,利幽拔苦,赈济孤魂,垂科度亡,广显济世之慈心。
从渊源上讲,道教施食科仪最早是属于灵宝斋法的内容,仅仅是黄篆斋法中的一个仪节,其作用是济度亡魂。最早至南宋元初,施食科仪才成为道教中一个独立的科仪。关于铁罐施食科仪之名的由来,以任宗权道长的说法最为典型,他认为是来源于道教祖师萨祖萨守坚,全称为青玄济炼萨祖铁罐施食放焰口超度法会,至今也是道教经常施行的科仪,可谓是历久而不衰。现今许多道观都能组织道士根据焰口的内容熟练地做法事。放铁罐焰口时,坛上供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塑像或画像的同时,正中也会设萨真君神位。在铁罐施食科仪中他被供奉为驱鬼大师,起着驱魔辟邪的作用。
二、祭以食为天,铁罐施食的渊源
道教自从三国时期葛玄天师开始就有太极祭炼传世,这里面就有施食的雏形了。到后期萨守坚萨天师时,青玄济炼铁罐施食的编订,使道教的施食加超度荐亡成为一套体系。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华夏文明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所以对食物的敬畏和重视程度,是其他文明无法比拟的。祭祀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传统,也是农耕文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版块。其实每一次清明节、中元节、寒食节的祭祖活动就等同于施食。只是普通人不懂这么多复杂仪程,就非常虔诚地通过火,把纸钱、冥币、香烛、食物焚化给祖先,让他们吃饱穿暖,寄托哀思追忆祖先的功德事迹,优良品行,这其实就是施食的思路。
所以道士行施食科仪就是通过念咒施法,把水、食物等供品化为醍醐甘露,赈济九世父母及各类饿鬼亡魂,除此还要为他们说法、皈依、授戒,令其具足正见,不再造罪受苦,以祈早日脱苦成就法缘。通过庄重肃穆的法事活动,让神灵认知斋主敬天法祖、报答亲恩的孝心功德,使祭祖、祭祀的功德变得更大、更广泛。
三、施食是道教一贯贵生主张的体现
道教之重视生命,是通过对死的重视来表现的。对死的重视又是通过炼度仪式,施食科仪来表现的。
施食科仪的济度对象是极其广泛的,三教九流、四生六道、上至皇帝、下至普通老百姓,都是它的济度对象。更难能可贵的是,铁罐施食科仪中施食的对象还包括妓女、算命先生等不被儒家正统祭祀所认同的,甚至是所鄙视的职业。铁罐施食科仪中施食对象的广泛性,表明了道教的普济思想,体现了道教对人的生命的的重视,在观念上也体现了道教的平等思想。因为不管生前地位高低,是否遭受苦难,还是如帝王将相一般享受荣华富贵,在仪式上都是普度的对象。也希望诸位善念常怀施正义,不断追随萨祖师“常将铁罐施加持、普施含灵皆得度、咒枣书符俱有应、代天宣化总无私”的丰功伟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明代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辉煌
道教自汉朝祖天师创教之后,历经唐、宋、元朝千余年发展始终兴盛不衰,及至明朝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说到明朝时道教的昌盛,就必须提到萨祖与王灵官信仰。而推动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就是著名道士周思得。周思得,浙江钱塘人,字养真,一字素庵野人,生于元至正
-
内炼成丹,外用为法|雷法为什么是道士的大招?
凡提起道士的法术,往往要谈“雷法”,在很多书籍、影视作品、游戏中常常将雷法列为“终极大招”。一些信士也会问“现在的道士还修炼雷法吗?”究竟雷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成为道教高阶法术的招牌呢?雷法兴起于北宋,创始者为守坚天师的三位师父:三十代天师
-
调用神明能量的祝由术,治疗后也会复发吗?
祝由术,既与道教法术息息相关,也是一种传统医学流派,又称祝由医学。《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运用“祝由”治病的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人曾非常重视祝由医学,类似于现代医院设立科室,古代太医也分科,祝由就曾列入其中
-
什么是“宝诰”,道士为何要持诵?
道教有一种特定文体,其平仄韵律十分严谨,文字隐晦、精炼,多以歌咏形式赞颂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并且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这便是——宝诰宝诰的起源与形成宝诰,“宝”为通天至宝,“诰”是一种文体。“诰”起源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文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
-
萨祖:天人相应,雷法通玄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以雷法著称于世,飞升后职任先天雷部大尚书,掌管经书。祖师感念世人修行不易,作《雷说》、《续风云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指点迷津。在萨祖著作中十分强调天人相应,认为这是修行的根本目的。而达成天人相应,则需要以后天入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业余时间学中医,能学会吗?大名医徐灵胎给人的启示
很多现代人,对中医感兴趣,想学习中医,但是又有疑惑,自己不是专业医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能学会吗?能真的用中医治病吗?其实历代中医很多大家,都是业余的医生,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兼职学中医,最终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汤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