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味清热中草药集锦
已时值隆冬,外界天地万物皆处于闭藏状态,人体也是腠理不开,容易淤积内热。现按照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这5大类介绍20味清热的中草药,希望能够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药性】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
【用法用量】生品煎服,15~60g,宜先煎;外用宜火煅研末。知母
【药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鉴别用药】石膏、知母均能清热泻火,可用治温热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但石膏泻火之中长于清解,重在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知母泻火之中长于清润,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等证多用。
栀子
【药性】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
【药性】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肝火,散郁结。
【应用】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
【药性】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止血多炒炭。
黄连
【药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量】煎服,2~5g。
黄柏
【药性】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鉴别用药】黄芩、黄连、黄柏药性皆苦寒,以黄连为最。三药均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主要功效,常相须为用治疗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证。但黄芩偏泻上焦肺火,肺热咳嗽者多用;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中焦湿热、痞满呕逆及心火亢旺、高热心烦者多用;黄柏偏泻下焦相火、除骨蒸,湿热下注诸证及骨蒸劳热者多用。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药性】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痈肿疔疮;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
连翘
【药性】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鉴别用药】连翘与金银花二药既可透热达表,又能清理热而解毒,对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疮疡等证常相须为用。然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且善于消痈散结,为疮家圣药,善治瘰疬痰核;而金银花疏散表热之效优,且炒炭后凉血止痢,用治热毒血痢。
板蓝根
【药性】苦,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应用】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蒲公英
【药性】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应用】痈肿疔毒,乳痈内痈;热淋涩痛,湿热黄疸。
鱼腥草
【药性】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用法用量】煎服,15~25g。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不宜久煎。
射干
【药性】苦,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应用】咽喉肿痛,痰盛咳喘。
白头翁
【药性】苦,寒。归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应用】热毒血痢,痈肿疮毒。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药性】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热入营血,口干舌绛,斑疹吐衄;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玄参
【药性】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应用】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骨蒸劳嗽,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瘰疬,白喉。
牡丹皮
【药性】苦、甘,微寒。归心、肝、肾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