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饮食指南:五味当谨和,偏嗜勿太过
依据《黄帝内经》理论,五行囊括万物,自然界以及人体各脏腑都可以进行五行归类,其中自然界有五味:酸、甘、苦、辛、咸;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饮食五味可以补益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其味不同,对脏腑的作用也有所侧重。《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人体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各脏腑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对立统一,以平为期。若五味偏嗜,则会造成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间这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平衡受到破坏,损伤五脏精气,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五味虽能补益五脏,太过则为害。《素问·生气通天论》详细论述了五味偏嗜给机体带来的影响:“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饮食五味对人体具有“养”和“伤”的双重作用。人的形体属阴,其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精血、津液等,来源于饮食物的五味,但五宫(五脏)功能的伤害,又可导源于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酸味本来有滋养肝的作用,但食酸太过,反而伤肝,引起肝气偏盛。肝属木,脾属土,肝气偏盛势必要木克土,导致脾运失常,水谷精气的来源不足。所以说“肝气以津(太盛),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咸味先入肾,肾主骨,多食咸则伤肾,“劳”即劳伤,肾伤则骨亦伤。“短肌”是指肌肉萎缩,“心气抑”是指心气被抑遏。肾属水,心属火,肾气过盛除了导致骨病,还会肾水凌心,克害心脏,以及反侮脾土,而脾主肌肉,脾病则肌肉萎缩。“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甘本入脾,过食甘味可伤脾胃之气,引起心下(胃脘)胀满,而气逆不舒。脾土太过,克害肾水,以至肾气失去平衡而发生疾病。黑色与肾相应,肾病则面部显露本色。“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苦味先入心,过食苦味可伤及心气;心脾有火土相生的子母关系,故心病则脾气不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胃气呆滞,而致发生消化不良和胀满等症状,如同“母病及子”。“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辛味入肺,过食辛味则伤肺,肺属金,肺气太过则克害肝木,肝主筋,从而导致筋脉失去正常的功能,发生阻滞不利和松缓失常等现象。过辛又能伤气,气伤则神伤,故而出现精神衰弱等症状。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