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水果——梨
其实,梨是中国原产水果之一,早在三千年前的《礼记》以及上古奇书《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梨的记载,有“百果之宗”的美称,因其营养丰富、松脆多汁、酸甜爽口,同时又可入药,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传统佳果。一、梨的功效与作用1、营养丰富。梨中含有丰富的水分、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梨中还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是很好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预防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其中果皮中的多酚含量远高于果肉中的多酚含量。2、富含膳食纤维。梨中富含膳食纤维属于低GI(血糖生成指数)水果。膳食纤维易产生饱腹感从而降低食物的摄入量,同时膳食纤维还能够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能有效控制血糖的上升速度,减肥人群和糖尿病人群可放心吃,当然也不能过量食用。每天摄入适量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也有积极影响。3、药用价值高。梨味甘、微酸,性凉;归肺、胃经。具有润燥,生津,清热,化痰的功效。《千金方》记载:“除客热气,止心烦”;《本草纲目》记载:“主治热嗽,止渴。治咳热,中风不语,伤寒发热,解丹石热气,惊邪。利大小便,除贼风,止心烦气喘热狂。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本草求原》记载:“治消中善饥,郁火成劳,咳嗽吐血,小儿疳热及风热昏躁,中风痰热,血液衰少,渐成噎膈,急惊风,热痰壅”。4、全身是宝。梨除了果实外,《本草纲目》记载:“梨花,主治去面黑粉滓。梨叶捣汁服,解菌毒;治小儿疝气;煮汁服,治霍乱吐痢不止;煎服,治风。”二、梨的养生食疗1、梨粥材料:梨、粳米、冰糖。做法:梨洗净,带皮切小块,去掉梨核;粳米淘洗,加清水浸泡备用;锅中放入切好的梨加适量水煮开,再加入粳米,煮开后转小火熬煮,粥成可加入适量冰糖。用法:温热不烫即可食用。功效:养阴清热、生津止咳。2、雪梨银耳汤材料:雪梨、银耳、冰糖。做法:银耳洗净泡发去蒂,用手撕成小朵;雪梨洗净去核,切成薄片;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把准备好的银耳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改小火慢炖半小时左右,最后锅内加入备好的雪梨煮熟,再加入冰糖即成。用法:温热不烫即可食用。功效:滋阴清肺、止咳化痰。3、茯苓贝梨材料:茯苓、川贝母、梨、蜂蜜、适量冰糖。做法:将茯苓洗净,切成小方块。川贝母去杂、洗净。梨洗净、去蒂把、切成丁。将茯苓、川贝母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中火煮熟,再加入梨蜂蜜、冰糖继续煮至梨熟,出锅即可。用法:可吃梨、喝汤。功效:润肺止咳、清化热痰、增白养颜。
三、梨的食用宜忌1、未成熟的梨味道酸涩,吃入腹中难以消化,会引起胃疼等不适症状。2、梨性凉,多吃伤脾胃,脾虚便溏者慎食,产后及哺乳期女性不宜多吃,同时也不宜与螃蟹等寒性食物一起吃。3、梨能止咳,但只针对肺燥咳嗽,对于肺寒咳嗽不能通过吃梨止咳。4、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要少吃。5、梨含果酸多,胃酸较多的人不可多食,也不宜与碱性药如氢氧化铝、小苏打片等同用。6、吃梨过敏者忌食。7、处于非吃梨时令宜少吃。秋季来临,天气干燥,养生需防燥邪。梨为秋季时令水果,归肺、胃二经,润燥生津助消化,是防秋燥的佳品,但也不宜多食,还应注意饮食搭配。吃一口梨,读一篇故事,感悟古人留给我们的启示,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滋养。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唉声叹气影响运气?疏肝解郁了解一下
唉声叹气影响运气?疏肝解郁了解一下在面临压力、悲伤、沮丧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叹气。有一种说法,唉声叹气影响运气,甚至还有人说“一叹穷三年”,有道理吗?经常唉声叹气,反映出一种相对消极的心态,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生活状态,以及面对问题时的看法和选
-
道医健康学堂:春季养肝护眼正当时
随着清明节气已过,春天的氛围已越来越浓,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青草吐翠,树木染绿,鲜花盛开,气温的回升也使人感觉到温暖,而就在这本应让人心情舒畅的季节中,却有不少人面临着眼部的疾病,如眼睛干涩、红肿胀痛、异物感、迎风流泪等,春季似乎成为了各类
-
夏至一阴生,当饮姜茶,切勿做这三件事!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淥水穴,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唐朝元稹《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一诗,言明了夏至的气候。夏至节气十五天,每五日一候,有三候,分别是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鹿角脱落,蝉蜕上树
-
以花养人——“百花之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我国特有花卉,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陵中。自南北朝起牡丹已经开始被人工栽培作为观赏花卉。牡丹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牡丹的根、花均可入药,是不折不扣的“养生花”。牡
-
道医教你四时养生——秋养肺
立秋,标志着炎热的天气即将过去,秋天已经来临。《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秋季养生保健对于调节身体状态,积蓄能量做好过冬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秋季养生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个方面呢?关于这个问题,
-
“三高”人群夏季养生有讲究
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人群,做好夏季保健,对安度盛夏尤为重要。冷食不过贪。过食生冷食物容易湿邪困脾,伤及胃阳,亦能阻碍阳气的外达。湿邪困脾会出现倦怠乏力、四肢发凉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