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水果——杨梅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 “南方珍果,首及杨梅”。有关杨梅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杨梅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也是文人雅士喜欢吟咏的主题之一。古人提倡“应季而食”,杨梅作为夏季的时令水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果中玛瑙”的美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果中珍品吧!
一、杨梅的功效与作用
1、营养价值高。杨梅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果实中富含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对身体有益的营养元素,其中钙、磷、铁含量较高于其它水果。杨梅所含有的花青素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有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的作用。
2、含糖量低。杨梅含糖量低于苹果、葡萄、樱桃、荔枝等水果,是理想的低糖水果,减肥人群也可放心食用。
3、生津止渴。杨梅味甘酸,酸能敛阴生津,甘令津回,酸甘可化阴生津,能够促进人体水液吸收,加速津液形成。
4、全身是宝。《本草纲目》记载:杨梅主治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溃恶气。核仁主治脚气;树皮及根,煎汤,洗恶疮疥;煎水,漱牙痛;口服,解砒霜毒;烧成灰调油,涂烫伤烧伤。
二、杨梅养生食疗
1、杨梅甜酒
功效:清解暑热、去痧止泻,可预防中暑、治暑热泄泻。
材料:新鲜杨梅500g,白糖50g。
做法:杨梅洗净后加白糖,捣烂放入容器中,发酵1周成酒。用纱布滤汁,放入锅中煮沸,熄火冷却后密封保存。
用法:越陈越好,适量饮用,切莫贪杯。
2、杨梅冰糖水
功效:生津解渴、消食开胃。适合于口渴口干、食欲不振等夏季暑热伤津者。
材料:杨梅100克,冰糖20克。
做法:杨梅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淡盐水浸泡一刻钟左右,再用清水冲洗一遍。将杨梅和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左右即可,煮的过程中可轻柔搅拌。
用法:放凉后饮用。未喝完的注意密封冷藏保存。
3、杨梅绿豆糯米粥
功效:健脾开胃、清热解毒、降火消暑
材料:糯米、绿豆、杨梅、白糖
做法:糯米、绿豆洗净,用冷水浸泡2小时左右,杨梅用盐水洗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锅中加入适量冷水,将糯米和绿豆一同放入,先用旺火烧沸转用小火煮至熟烂。最后加入杨梅煮至粥成后,调入白糖即可食用。
用法:适量饮用
三、杨梅食用宜忌
1、杨梅的保质期较短,在常温下一般不超过2天,趁新鲜食用。
2、杨梅食用前最好先用盐水浸泡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这样不但可以杀菌而且可使杨梅更加可口。
3、杨梅中的有机酸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宜食用杨梅。
4、杨梅性温热且味酸,牙痛、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食,在吃完后,记得用凉白开漱口或刷牙,孕妇也应适当控制。
5、吃杨梅最好吐核。特别是患有肠胃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吞入大量杨梅核容易造成出血、穿孔、肠梗阻等情况。
6、杨梅含钾量高,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来说,也不建议吃太多杨梅。
7、杨梅忌生葱同食。
四、安全风险
杨梅树枝较脆,容易断裂,最好不要爬树采摘,建议在树下用工具进行采摘,不要为了摘到高处的果实而发生意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杨梅已不再是“一颗值千金”的珍果,天南海北的人们皆可品味杨梅的独特魅力。炎炎夏日身体出汗较多,吃一点杨梅能起到生津敛汗的作用,再喝一碗清热解暑的杨梅绿豆粥,让这个夏天不再炎热。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