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养生

夏去秋来凉风起,又到鼻炎发作时

斗转星移,七月流火的季节即将逝去,有人感慨“天凉好个秋”,也有人纠结“鼻炎使人愁”。

每年初秋犯鼻炎,是很多人挥之不去的烦恼,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季过敏性鼻炎,直接诱发原因是吸入过敏原,主要症状是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过敏”的鼻子在天气转凉时率先“闻风而动”:清涕不止、喷嚏连天,让人苦不堪言。

大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颇有感触,平时可以与过敏原和平共处,而到了微凉的时节就开始犯鼻炎;在温暖的被窝里没什么明显症状,一到空调房间就打喷嚏;吃饭特别是吃火锅时,几乎忘了自己是鼻炎患者;身边大多数人都没什么事,自己怎么就得了过敏性鼻炎?

所以,这种身体反应正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表现,除了环境原因,根本原因还是自身正气不足,鼻子成了替罪羊。

一.过敏性鼻炎详因

《素问玄机原病式》说:“鼽,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过敏性鼻炎属鼻鼽(qiú)范畴,又称鼽嚏,分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类,其病因为正气虚,风邪乘虚而入。

鼻鼽一证,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三脏虚寒常见,但也有个别属于肺经伏热。

肺开窍于鼻,主一身之气,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腠理疏松,则风寒邪气乘虚而入,循经上犯鼻窍;而肺经伏热,肃降失职,不能通调水道,邪热上犯鼻窍,水液泛滥以致鼻流清涕(鼻涕呈淡黄色而清稀如水)不止,亦能导致鼻鼽。

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土生金不利则肺气虚,鼻失濡养。脾主湿,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司,不能通调水道、升清降浊,水湿上犯鼻窍。

肾为后天之本,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而鼻与脑相连,肾精通过脑髓滋养鼻窍,肾精不足鼻亦失濡养。肾阳不足,摄纳无权,水湿上犯,可使清涕连连。肾不纳气,耗散于外,上越鼻窍,《素问·宣明五气论》指出:“肾为欠、为嚏”。

二.治鼻炎妙法

秋季过敏性鼻炎一般当年可以不治而愈,但是鼻炎发作时十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致影响整个机体的健康状况,而且往往连年发作,若未及时治疗甚至会引起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

生活中完全避免过敏原几乎不太可能,调理身体内在问题是最佳解决途径。道医着眼于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通过“顺其自然”地调理,常能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及医源性疾患,尤其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

关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首先要依据脉诊辨证,以驱寒祛湿、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为要。肺气足、肺阳足,可以起到温煦、推动行气的作用,利于散湿化痰,因此补气扶阳也是治疗思路之一。

祛痰、化湿、补气、扶阳、理肺,依据上述要点,可以选择对应穴位进行治疗:每天选取迎香、风池、风门、外关、木穴、灵谷、大白组穴中的三至四个,点穴(或艾灸)30分钟左右。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已经错过了春天,这个秋天,你还有机会。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