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胖三斤——简述道医眼中的肥胖
每逢佳节胖三斤——简述道医眼中的肥胖
热闹的春节落下了帷幕,在身上又留下来几斤挥之不去的肉肉,真是每逢佳节胖三斤啊!为什么会导致逢年过节就长胖,变成胖墩墩呢?细细想来,还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亲友聚餐多、饮酒多、零食多。其次就是熬夜看各种的晚会、追剧、看奥运直播,完了还要搞点宵夜。第三点就是坐着的时间增多而运动减少。
算下来,此消彼长,不胖个三斤简直就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啊!
一、黄帝内经中对肥胖的分类
同样是胖,但是胖也胖得各有千秋。《黄帝内经·灵书》中卫气失常篇里面就说:“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黄帝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
其中皮肤坚实、皮下丰满的为“脂”;皮肤松弛、肉也松弛的为膏;皮、肉结实又有弹性的为“肉”。所以,道医眼中肥胖分为三类:
1、脂人
脂型肥胖的人,往往气虚。人虽胖,好在胖得匀称,没有哪个部位特别突出。体态丰满圆润协调、富有弹性,无大腹便便之相。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就是“均一性肥胖”的类型。因此类肥胖多以女性居多,也称为女性肥胖。
2、膏人
凝聚在一起的肥肉叫脂,松软的肥肉就叫膏。所以,膏型肥胖的人,总是胖得格外“突出”。膏人身上的肥肉,捏起来松松垮垮,甚至会下垂。肚子上的肥肉比较多,大多囤积在皮下,尤其是集中在内脏。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这就是“腹型肥胖”,此类肥胖多以男性居多,也称为男性肥胖。
3、肉人
肉型肥胖的人,往往身材高大。给人一种健康、壮实的错觉,其实浑身上下大部分都是肌肉。与虚胖相反,也叫“结实型的肥胖”。
肉人多常见于运动员或者退役后的运动员。特别是长年大运动量的人,突然停下不运动了,而胃口还处于原来的状态,那就特别容易长成肉人。
二、不同种类的肥胖该怎么调理
1、最需要减肥的人:膏人
膏人的肥肉多而且软,没有弹性且容易下垂。另外,膏人往往是局部特别的肥胖,脂肪通常都积累在上臂和大腿内侧,再就是腰腹和臀部。用手一抓,就满满的一堆肉可以轻松的拎起来。
老话说:“膏人多气虚”,而气为血之帅。气虚,则造成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变弱。所以体内血液含氧量不足,久之就形成心慌气短、身沉懒言、嗜睡乏力,甚至胆小怯弱等现象。膏人严重者会呈现出“堆金积玉,腹若悬箕”的现象,就是形容腹部堆积的脂肪特别多。多由体内痰浊淤积导致,容易出现血糖、血脂代谢的问题。也是三类肥胖当中,最危险的一类。此类肥胖人群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心脑血管类的疾病。
从道医角度看,膏人多为痰湿体质,会感觉身体特别沉重,头面部油脂分泌较多,上眼睑肿大,同时嘴里有黏腻感,且舌苔厚舌体胖大有齿痕等现象。临床调理多以健脾利湿、化痰排浊为主进行多方位共同调理。
2、胖得匀称的人:脂人
脂人大多胖而不肥,虽然体重较重,但浑身的肌肉坚实有弹性,肢体也比较灵活,用通俗的话说,是个灵活匀称的胖子。脂人的特点就是体内多热且气虚,气化功能较弱不能化掉体内脂肪而导致的肥胖。
所以,对于脂人来说,治疗原则就是补中益气,另外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不加以节制,那就很可能由脂人变成膏人。
3、相对健康的人:肉人
肉人肥胖实际上并不是脂肪占比较大,而是以肌肉为主;浑身肌肉紧实、身宽肉厚、虎背熊腰。
这类人往往性格急躁。这种急躁易怒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与他们体内的湿热有关,胃火较盛、兼有脾虚的症状。湿,就是人体内的一种邪气。这种邪气与痰结合,就成了痰湿;与热结合,就成了湿热。
所以针对肉人,道医的思路就是清胃泻火、健脾祛湿。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不加控制,长此以往就有往脂人甚至膏人转化的可能性。
三、从道医的角度看肥胖
除了以上三种人之外,还有一种人:“众人”。《黄帝内经·灵书》中卫气失常篇中所述: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意思就是皮肉脂肪都是匀称的、气血也是均衡的,形状也是适中的,这样的人就是众人。
至于脂人、膏人和肉人怎么通过调理,恢复成众人的形态呢?原文是这样说的: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所以,这也是道医调理肥胖的思路。
用通俗的语言说,就是气血盈虚很大程度上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因素,或者翻译成现代人都听得懂的语言就是元气不足、新陈代谢不好。而只有气血充盈且平衡的人,才会不胖不瘦刚刚好。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三种症状都很纯粹的肥胖者很少,更多的都是多种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相比大家一味的去节食和运动,道医的思路则更注重其本质:既然失衡,那就通过调理让其平衡好了。
在道医看来调理饮食和增加运动只是调理的一个方面,还需明白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内元气不足,从而导致气虚血弱,继而导致五脏失衡、脾胃失和。因此,首当其冲是要补足元气、补养气血、调理脾胃,尤其是调理脾虚症状。脾虚,即是脾运化水谷精微和代谢水湿的能力变弱,造成水湿痰浊滞留体内,最终引起肥胖。
对于我们普通人,道医又会给我们提出哪些建议呢:
1、避免久坐久卧,适量运动。久坐伤肉、久卧伤气,而偏偏我们现代人就犯了这两条,工作日久坐,休息日晚睡久睡。天长日久就会导致气机郁滞,使脾气运化无力,转输失调,膏脂内聚,使人肥胖。
2、避免过量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肥胖的人要注意饮食习惯,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要少吃。如不加节制摄入过多,影响脾胃运化,久之那些膏脂痰浊就淤积在体内了。
3、避免情志不抒导致肝淤气滞。现代人压力过大、普遍焦虑。如此反应到身体上就是气机不畅、气凝结痰,运化不通、脾胃失和。也容易导致肥胖的形成。
4、此外还需避免风寒湿痹等外邪侵入身体。比如夏天不要贪凉喝冷饮、长时间吹空调;避免湿衣裹身、大汗当风等等。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上几点之外,如果您还有兴趣,可以前来嗣汉天师府道医研究院,通过学习饮食汤药、针灸推拿、导引站桩等养生医术,不仅可以健康减脂,还可以充盈自身的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平衡、骨肉匀称、精神饱满的目的。学成之后,不仅自身受益,家人亲友都能跟着受益,何乐不为!
改编王维诗搞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家中为食客,每逢佳节胖三斤。遥知兄弟装逼去,大嘴巴子送友人。
一、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三、出处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每逢佳节胖三斤,三斤之后又三斤!该如何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无非在于两个方面,摄入合理范围内的能量和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很多人的饮食习惯都是不正常的,尤其是在春节的时候,作息规律本身就很不正常,平时可能都是很早就睡觉的,但是春节的时候因为看春晚啊,打牌啊等娱乐活动睡眠时间被拖的很晚,然后还一边吃着零食,深夜的时候进食零食并不是一件好的行为,尤其是对那些已经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这样的饮食习惯很不健康,晚上的时候不好消化,一直沉积在身体里面。
其实保持健康饮食并不是一件难的事情,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就是经常说的按时吃饭,早饭,中饭和晚饭都需要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饮食,这样是最基础的条件。但是很多人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了做不到这样的饮食习惯,于是开始了暴饮暴食,尤其还是发生在晚上的时候,这样是最容易导致发胖的行为,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所以我们只能去尽力的维持好我们的饮食习惯,在合理的范围内做到最好。零食也不是不能吃,奶茶也不是不能喝,而是要适当,这个适当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是摄入合理范围内的能量,这个是和个人情况挂钩的。不同人群所需要摄取的能量会有一定的区别,比如说健身的人群对食物的要求非常严格,精确到食物中包含了多少能量。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注意到这么细节,但是至少高能量、高热量的东西还是尽量少吃,这些食物是最容易引发肥胖的,吃青菜这些食物并不会这样,高热、高油的食品是需要减少摄入,同时多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水果,这样才能保持好健康饮食的习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