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薏米祛湿,薏米真正的功效你知道吗
今年雨水多,湿气重,大家又开始喝红豆薏米水了是不是?其实,祛湿也有很多分类,如健脾祛湿、行气祛湿、升阳祛湿等等,需要根据体质不同合理选择。薏米祛湿的原理叫甘淡渗湿,更通俗的说法叫利水。不过薏米性寒凉,如果是湿热体质,在湿热的夏天最适合用薏米祛湿。但脾胃不好的人,则选茯苓更合适。
都知道薏米祛湿,但薏米祛湿究竟有何神奇功效呢?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聊聊薏米的功效。
一、调理湿疹、扁平疣
湿疹分寒湿所致和湿热所致,薏米可以调理的是湿热导致的湿疹。湿热型湿疹的症状是水疱形状、发红,同时舌苔发黄,伴随着尿黄和腹泻,但泻下的是火辣辣的大便,且伴有肛门灼热。在夏天爆发,经常喝酒吃肉的人易患,这类就适合用薏米来调理。
还有一类常见的湿热所致的皮肤问题——扁平疣。薏米的药性走肺,肺主皮毛。薏米可以让肺里面的水湿下行排出,肺的宣发功能就加强了,堵在皮毛间的水湿就会散去。当然这类调理不是三五天可见效果的,至少要坚持一个月。如果脾胃虚寒,可以加姜片,或者把薏米炒一下再用。
二、清除湿浊、油光
在这个肥甘厚腻的时代,我们吃了太多垃圾食品在体内化成痰湿,痰湿上泛就会导致头油多,脸油多。薏米就像清洁工一样,把身体的湿浊清理掉,头上、脸上自然就不冒油了。除了吃的不健康,还有很多原因会导致头油多,比如脾气暴躁的人,怒则气上,这个气就把身体的油腻带上去了。还有阴虚血热的人头油也会多。薏米只适用于调理湿邪过多导致的头油。
三、调理腹泻、改善大便糖稀
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有寒湿导致的腹泻,宜用藿香正气;有积食导致的腹泻,宜用保和丸;有肝郁脾虚导致的腹泻,宜用痛泻要方;有脾虚导致的慢性腹泻,宜用参苓白术散;还有寒热都有还夹杂着湿邪导致的腹泻,宜用乌梅丸。而薏米调理的腹泻是湿热导致的腹泻,湿多热少,这种腹泻通常是里急后重,肛门火辣辣的,像吃完辣椒一样。
当身体湿邪泛滥下注到肠道时,大便也会不成形。湿邪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黏腻,自然排出来的大便也会黏腻。薏米清理掉体内湿热,可以让大便成形,不再臭烘烘,粘马桶。当然大便问题也有很多原因,如果是寒湿就不可用薏米。
四、调理女性白带、男性前列腺问题
女性的白带大多色黄有异味;男性的急性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尿痛都是湿热下注导致的。薏米尤其擅长清理下焦的湿热,直捣黄龙,让湿热无处可逃。但是如果女性白带是发白的,不能用薏米。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没有尿急尿痛的也不适合用薏米调理,需要调理肾气。
五、治脚气、痛风
一到夏天很多人都会爆发的脚气,非常烦恼。这时可以内服薏米汤,或者用薏米煮的水泡脚,也可用藿香正气涂擦。内服、外用双管齐下,效果更佳,坚持一个月必能见效。
痛风通常也发作在脚趾,也是湿气下注导致的,痛风也分寒湿与湿热。湿热导致的痛风不能用热水泡脚,遇热更加严重,吃点辛辣或者喝点酒也会加重,因为辛辣与酒都会加重湿热。寒湿导致的痛风却喜欢用热水泡脚,还可以热敷,用艾灸灸一下也会大大减轻。薏米适合湿热导致的痛风。
六、调理风湿病、水肿
风湿也分湿热和湿寒。如果是湿热型,会感觉下肢特别沉重,有些红肿,这个时候用薏米效果最好,有一个中成药叫做四妙丸的,里面就有薏米,就是专门调理风湿热导致的风湿病的。
薏米可以利水,自然能消除水肿,起到一定减肥效果。但多食薏米会有一点伤脾胃。如果不是因为吃太多肉导致肥胖,而是喝水就胖,身上的肉松松垮垮的,像棉花一样,这就是水湿太多所致。薏米、冬瓜、海带一起炖汤喝,就能达到消水肿的效果。
七、调理肺炎、化痰排脓
药王孙思邈喜欢用薏米来调理肺痈。什么是肺痈?就是肺里面化脓了,流出黏稠的黄水了,吐出来的是浓浓的黄痰,会发烧、咳嗽哮喘,去医院诊断通常是急性肺炎。这个时候用薏米不是祛湿,而是它另外一个功效——排脓。薏米可以把脓肿排出来,同时清热解毒。薏米加上鱼腥草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孙思邈用的一个方子叫做千金苇茎汤,专门调理肺痈的,其中就有薏米。
综上所述,薏米是良药,但不是可以天天吃的食物,适合湿热体质。薏米对于那些无肉不欢的人来说是一味良药,对于平素清淡饮食、体质偏寒的人则要慎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舌头放得好,妙处可不少(下篇)
上篇我们介绍了舌头的位置放不对,对人的外在容貌和健康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篇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下,如果舌头位置放好了,天长日久下来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一、舌顶上腭对于道家修行的好处从道家修行养生的角度来说,舌顶上腭是老祖宗自古就传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饮食是维系生命的必要因素,也是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甚至以前人们见面用“吃了没”打招呼。“吃”与每个人的性命息
-
首席补气要药——黄芪
最近有位朋友在用黄芪煮水喝,喝了几天遂来找小编询问,为什么喝了几天又是上火又是头晕失眠的,这黄芪不是补药么?黄芪确是补药,但补药也不是人人皆宜的,更不是随便吃随时补的。本文便带大家认识一下黄芪的正确用法。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区别黄芪在古时的本草
-
“二阳”来袭,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五一”假期过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二阳的讨论。据北京疾控公布的第19周 (5月8日-14日)的数据,新冠感染连续3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钟南山院士分析说,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将
-
道医带你识本草:是什么决定了一味药的属性?
有一天,仙人命令童子将山中能做药材的草木都采回来,童子空手而归,仙人问其原因,童子答曰:“满山皆药,无从采起。”在高明的医者眼中,宇宙万物皆可为药,也皆可不为药,全在于万物的属性是否对症。如对症下药,砒霜水银也能药到病除;如用药不当,人参灵
-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时令已经到了深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别有一番美景。秋天是个美丽浪漫的季节,但是秋天也是个干燥的季节。很多人一觉醒来都会感到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